开封城墙
开封城墙,即清代开封府城墙,位于河南省开封市,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开封城墙全长14.4公里,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。历经战乱和黄河泛滥,如今的城墙之下叠压着5层古城墙,虽历经多个朝代修复,其规模、格局乃至重要坐标都未改变。
为维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城市总体风貌,当地政府自1994年始对城墙进行整修。2015年开封城墙景区按照文物保护部门的规划,陆续恢复西门(大梁门)、北门(安远门)、小南门(新门)3座城门。不久时间政府还会陆续修建曹门(仁和门)、宋门(丽景门)、大南门(南熏门)等。
数百年来,开封城墙历经水患与兵燹。整修后,往日颓毁的残垣已不复见,初步再现了历史上壮观的雄姿。1997年,开封市动员社会各界人士,群策群力,修复古城墙。在短短的几个月里,共募集100多万元。不到1年,其标志性工程——大梁门便巍然屹立在城墙的西端。在以后的时间内,市政府又多方筹资,修复了安远门(北门)和新门(小南门)。修复完毕,开封城墙将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展世人面前。
唐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,始建大梁门,俗称西门。明初,朱元璋升开封为北京,为明朝之陪都,改西门为大梁门,今大梁门系于1998年重建,是开封市唯一重建的一座城门,成为古都的重要象征。城门基采用青砖结构,设拱形门洞三个,城楼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,雕梁彩绘,古朴典雅,雄伟壮观。城门北侧现已探明多层古城马道,为开封独特的城摞城历史,提供了又一重要佐证,现已被辟为古城墙博物馆。
现如今开封城墙周边全部规划成环城绿地公园,每天古城市民前来换环城公园运动跑步、抖空竹、河南豫剧、交际舞、北宋陀螺等各种民俗活动。
2014年,开封城墙列入“中国明清城墙”申遗项目。
2016年3月,迎宾门至小西门对外开放,全长约1.6公里。
2018年5月,万岁山至金耀门南侧对外开放,全长约1.2公里;同年10月底,完成西城墙(迎宾门至万岁山段)整体贯通,全长约6公里。
2019年对古马道和大梁门城楼场地进行改造提升,推出《古马道》和《微梦大梁门》两场全沉浸式裸眼3D演出。